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,60岁以上老年人患听力残疾的比例高达11%。听力残疾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,不仅直接导致沟通交流障碍,还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,极大地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家庭、社会功能。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、教授张华说,老年人的听力下降是因年龄的增长, 听觉器官随同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一起所发生的缓慢进行性老化过程。老年性聋没有明确的起始年龄界限。 虽然老年性聋是由听觉器官的退化所致, 但是由于机体老化症状和个体差异原因,不同个体间组织器官退化的速度不一,一些老年性疾病(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脂血症、冠心病、动脉硬化症等)以及遗传(如听力损失家族史)、环境(如噪声接触史)、饮食营养、精神压力、代谢异常(如全身代谢性疾病) 等因素, 均可能与老年性聋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,所以年龄是决定听力下降的重要但非唯一因素。 一般统计上的老年性聋是指60岁以上的人群,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60岁以上老年性聋患病率为1/3,并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长,但老年性聋的起始年龄也没有明确的界限。 发现听力下降及时就医 造成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:噪声、遗传、中耳炎、药物中毒、孕期感染等,其中噪声是唯一能依靠我们个人的力量改变的。 老年人应该定期检查听力,发现听力下降后及时治疗。一般来说,听力损失超过3个月就是永久性的,很难治愈。如已经发生不可逆的听力损失,应脱离噪声环境,当出现言语交流困难时应尽早选配助听器。选择合适的助听器不仅能为耳聋的人解决交流不便的痛苦, 还能保护听力免受噪声的进一步损害。 维生素B族和C族能保护听觉细胞 维生素B1、B2、B6和C能保护听觉细胞,可适当进行补充,也可以多进食含维生素B族和C丰富的食物,如粗粮、瘦肉、蛋类、新鲜蔬菜、水果等。 张华强调,经常掏耳朵一般不会导致听力下降,除非掏耳不当导致鼓膜穿孔;看电视或听收音机,如果声音太大,会导致噪声性聋;老年人长期不与人交流,听力虽然不会下降,但是言语交流还是受到影响的,所以建议老年人多与人交流,锻炼大脑对声音及言语的反应能力。正确使用耳机以免听力受损 老年人的听力健康状况和年轻时的很多生活习惯息息相关。其中,不适当的戴耳机是导致年轻人噪声性聋的重要因素。经常戴耳机听音乐的人应掌握“60-60”原则,这也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。即听音乐时,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%,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。 在地铁、公交车里等嘈杂环境下用耳机听音乐,人会不由自主地调高音量。尤其是地铁里,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,会对人的耳朵产生一定的压力,再戴上耳机紧紧地压在耳朵上,大强度的声音不断地撞击耳膜,就会造成耳蜗内毛细胞的损伤。听音乐时,过分追求音质效果,把低频音放得很大,这样会对耳蜗内的毛细胞损伤非常大。 除了戴耳机听音乐,经常在噪音环境下工作和生活,也是导致听力受损的重要原因。比如在机场、建筑工地工作,这些环境的噪声强度很大(超过90分贝)。经常在这种高噪音环境下,有必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,比如戴防护式耳塞,可以有效阻隔一部分噪音。如果临时找不到耳塞,可用棉花球、纸球塞进耳朵,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。
盘锦斯达克助听器 0427--3834851 http://www.panjinztq.com |